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党务公开 信息公开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人事信息 规划计划 重点专题 安全生产 水文化 办事服务
分类导航
您当前位置: bt365博彩  >  水文化 > 正文
 
德州京杭大运河的水是从哪儿来的?
发布时间:2017-09-30 来源:bt365博彩
  大运河的形成,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所以每个时期的水也来自不同地方

  一是在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

  包括以下几条水道:其一曰邗沟,是春秋末年由吴王夫差为攻打北部的齐国和晋国而开通的,这时我国历史上第一条沟通江淮两大水系的运河,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有明确记载的人工运河;

  

    其二曰菏水,也由吴王夫差开通,主要是在今天山东境内的鱼台和定陶之间开挖的沟通济水和泗水的人工运河,亦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江、淮、河、济四水的沟通;

  其三曰鸿沟,由战国时期的魏国开通,是继菏水之后,第二次沟通黄淮水系的人工运河,以鸿沟为基干的运河系统的形成,已将钱塘江、太湖、长江、淮水、黄河水道由水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是在隋唐时期

  隋炀帝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河北涿郡。这条运河虽然后来人们成其为南北大运河,但实际上它有两个明显走向,自杭州起到洛阳附近,为北西向,自洛阳到涿郡,为北东向,整个呈现为人字形态。

  三是在元代

  这时候开通的京杭大运河起始点和隋唐的南北大运河大体相同,南起点都为杭州,北起点则为大都(北京);此外,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时,只借用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临清至天津)部分旧道,新开辟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共长332千米的运道,其中,济州河和会通河的开通,使得运河在中间再也不经过今天的河南省,而是“截弯取直”,从山东穿过;通州至大都(北京)的通惠河的开通,则使运河直通大都(北京)的积水潭。

  从不同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以及路线的选择,可以看出运河的变化是随着政治中心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元代开通京杭大运河不走河南省而改走山东省,则是因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不再是中原地区的洛阳,而是转移到了华北的北京,为了更快更方便地把江南的物资运到北京,改走山东显然是最佳选择。

  它的水主要来自连通运河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和其经过的大小支流。

  德州段运河的主要作用是为北京输送漕粮,当年,德州为运河沿岸四大粮仓之一,为进京前的最大粮食驿站,素有“九达天衢 神京门户”之称。

  德州段运河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流经夏津、武城、运河经济开发区和德城区,全长141公里。自明初设卫筑城,600多年来,德州以运河交通为基础,成为运河沿岸四大粮仓之一,成就全国三十三个商业城市之一。

  

  山东运河备览上的德州段运河

    1.德州缘何而来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德州之“德”,乃德水之“德”。德水,古黄河别名。德州因处于德水之畔而得名。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称天下之帝。他推崇五德终始说,五德即金、木、水、火、土之德。当时人们认为,黄帝得土德,夏得木德,殷得金德,周得火德,互克互生。秦因周为火德,能灭火者是水,故自称得水德之瑞,所以秦能灭周。封禅书曰:“秦文公获黑龙,以为水瑞,秦始皇帝因自谓为水德也。”因此,秦改古黄河名曰“德水”。(《史记.秦本纪》)

  历史上的德州八易其名,六易其地。夏商周以前,属《书禹贡》九州中的兖州;夏朝的时候,属有鬲氏之国;西周及列国时代属齐国;战国时代后期属赵国;秦、东汉时期为鬲县。西汉时,在今德州东境、古黄河边置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意喻“太平祥和之州”。之后,此名此意就被赋予了德州。

  隋、唐、五代时期为长河、宋为将陵县,元为陵州,明清为德州,民国为德县。

  原先德州城的位置,在运河以西,明洪武三十年,在运河东面筑卫城,形成了如今的德州城。永乐九年,知州何原将德州的行政中心移入卫城内,从此,德州的位置就大体确定下来了。

  1946年6月德县解放后,设立德州市,1950年6月建立德州专署,1964年更名为德州地区,1994年12月改设地级德州市。

  

  运河边的居民小区,古朴着它的古朴

    2.600年前设卫筑城

  德州城原为土城,修筑于三国时期的魏泰和年间(公元227—233年)。后虽经历代修葺,但因年代久远,至明代时期已严重坍塌。

  明朝实行卫所制度,就是把大批的军队安置在地方上屯田,称卫所屯田。卫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每个“卫”5600名士兵,下分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所有士兵单独设立户籍,叫做“军户”。当时在德州,“军户”平时屯田自养,不服官差杂役,只管“修河打堤、拉纤挂柳、战时归队”。

  明代在德州设防始于洪武元年(1368年)。是年7月,大将常遇春攻克德州,设立千户所,1369年改为德州卫,是为正卫,永乐五年(1407年)又设德州左卫。两卫共有11200人,据《德州志》记载,明代德州有110屯,辖区从桑园北十里(北第四屯)到临清附近,近500公里。清初裁德州卫军,设满兵守城。其时驻防山东的满兵有两处:一处是青州,共有马甲、步甲2400人;一处是德州,共有马甲、步甲500人。这是清廷镇抚汉人的基本武力。清代的德州驻军除满营外,雍正年间又以绿旗兵协守城门。由于德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成为明清时代设防的重地,德州城内主要是政治、军事中心,而工商业则主要列肆于南厢和西厢之中。

  明洪武三十年 (1397年),时任德州卫的都督张文杰、指挥徐福经过十多年的准备,全体卫军历时两年建设了德州城,为砖城。当时建城的砖主要来自城南20里左右沿运河的村子,当年烧砖的窑场和匠人们吃饭的伙房,便是如今德城区黄河涯镇的“窑上”“伙房”这两个自然村的形成和由来。

  德州城范围大体为今东方红路至共青团路,新湖路至迎宾路。德州城池形似靴,外周长10里180步,内周长9里13步,城内占地3721亩,城墙占地963亩,城高3丈7尺,厚3丈。护城河深2丈,宽5丈。德州城有5个城门,东为长乐门,南为朝阳门,西为定边门,该门在明万历年间改为聚秀门,北为拱极门,西北为广川门(小西门)。南门是最雄伟的城门,为两层门,内外城中间有一个瓮城,两层门都向南。北门由于犯了所谓“太岁”,从建成后即成虚设,只有处决犯人时才打开。南门瓮城东面城墙上,建有一座关帝庙,院门坐西面东,青砖砌墙,黄绿筒瓦盖顶。进院门北行,有三间坐北面南的三义庙,青砖平瓦,内供刘、关、张泥塑像。院门内南侧,有一钟楼,悬挂火警钟。沿关帝庙前西行,有一圆门通西跨院,院内有菩萨殿和禅房、客厅,有僧人守庙。当时建城只有南北东西四门,并没有小西门(广川门)。砖城建成后,德州大大小小的官署衙门,官宦豪门的府第宅院,大多都集中在城内的北部,首先使他们感到不便的是“用水”。奔流不息的大运河近在咫尺,却被挡在了大墙之外,去西门拉水,路途较远,只好在西门以北又辟一小城门,门洞亦比其他四门小,人称“小西门”。因小西门去运河取水非常便利,因此人们又称小西门为“水门”。

  当时的德州城内全是屯卫士兵。正卫与左卫以今天的建设街为线划分南北,正卫管理北街,左卫管理南街。“事无大小,指挥镇抚治之,州牧不与焉。”永乐九年 (1411年),知州何原移德州治于卫城内,州和卫同城而治。正德五年 (1510年),因抵抗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知州宁河下令让州民入住城内,德州城自此便开始了州卫同城而治、军民同城而居。后来,随着卫所地位的不断下降,城市的修缮管理开始由州来承担,卫城逐渐变成了州城,一直延续至今。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州孙森主持大修州城。清乾隆八年(1743年),以工代赈发帑金14万两重建州城,历史3年,除城周长略有增加外,新修筑了门楼、角楼、敌楼各四座,筑瓮城4座。

  1946年6月德州解放后,曾取城墙土修筑运河河堤和道路,1949年春,扒掉部分城墙,以保障解放军大军南下过境。1958年,德州市制定出城市建设规划,开始进行旧城改造和现代化市政建设,至1959年底,城墙和护城河大部拔除,部分护城河道成为市区景点和排水防洪干渠。

  

  

  申遗后的大运河,水清了,鱼多了

  

  50年代的老码头,今还在

    3、运河沿岸四大运河名仓之一

  大运河的开通,使德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条件,使德州成为历代仓囤和驻防重地。早在金天会七年(1129年),德州就置设将陵仓,由御河运豫省粮。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通州河、会运河后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改将陵仓为陵州仓,德州成为御河漕粮的重要基地,并在德州设置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官职,驻扎大量军队统管漕粮运输和安全。

  明建都北京后,只有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对北京有运粮任务,所以德州又有“九达天衢”的美誉,曾在大运河边修建过“九达天衢”坊。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开始,中央户部在运河沿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建水次仓,德州水次仓即是在陵州仓故址上兴建的,名曰广积仓,水次仓收贮山东、河南两省的漕粮。至宣德五年(1430年)各处仓廒建成,卫军轮班递运南粮,淮安卫军运至徐州水次仓,徐州卫军运至临清水次仓,临清卫军运至德州水次仓,德州卫军运至通州仓存贮。明代与德州水次仓同时兴建的还有常丰仓,贮存留德州各项支用之粮。德州水次仓归户部分司管理,常丰仓归德州管理。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水次仓迁至城内南门东街,明崇祯元年(1628年),将长丰仓并入,合称常德二仓。

  到了清朝,该仓成为标准的军粮库,专门每月为满蒙旗兵和运粮绿营兵发放兵饷。清雍正八年(1730年),在卫署前建立军粮库24间,称德州卫新仓,用来存储德州左卫屯垦的粮食。第二年,在州署东侧修建了粮库120间,称德州新仓,除了储存“常谷”和“社谷”外,还储存漕运过程中的漕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临清仓并入,合称德临仓。

  以上粮仓,近代大部分修葺沿用,直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土地税不再征收实物,漕运基本停止后逐渐废弃。

  除漕粮仓外,德州还有众多的民办粮仓:义仓和社仓,为官督而绅办,用于储存“社谷“以备荒。义仓为县一级单位,一般在县政府所在地设置仓廪。社仓则普及范围较大,一般设在村镇。义仓和社仓制度源起于隋朝,就像现在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一类,年轻时交年老是用,无病时交生病时用,其也做到无灾时交灾荒时用,由此也可见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高明的创造力和智慧,实在是了不起。

  明清两代,中央和省、济南府长期在德州设置有关漕运的官署,常驻要员,分别负责漕粮的征、管、运等工作。明到清初,德州仓隶属中央户部,先后由户部监督分司、官仓分司管理,负责征收山东、河南两省漕粮,运输方面,由户部监兑分司协调地方与漕运军队的关系;康熙初年到清末,德州仓隶属山东省直管,先后由莱州府、山东督粮道负责德州仓漕粮的征收与管理,运输方面也由两家的专职人员负责全程押运漕粮。

  1907年,山东督粮道裁撤。

  

  

  漕帮条规上清晰记录的德州帮

  

  运河岸边久负盛名的齐鲁古玩城

    4.运河流得繁荣来

  德州,“枕卫河为城”,“控王齐之肩背,为河朔之咽喉”,是一座因粮仓而建的军事重镇,大量粮食在此囤积不仅带动了粮食贸易的繁荣,而且对德州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明清时代,德州仓成为运河沿岸的四大名仓之一,全国33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

  当年的运河上,“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年递运南粮一度达600万石。当时德州仓所辖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今河南原阳)决口,会通河尽淤,漕粮全部陆运至德州下河。直到1415年(永乐十三年)复航。

  明代专业运军队伍达十二万人,漕船上万艘。为了提高运军运粮积极性,政府允许运军携带一定的私人物品在水次仓驻地交易,船平均携带“土宜”150石。大量民船和商船在德州停留贸易,使德州百业兴旺、富甲齐郡,其中最大宗的是粮食贸易,每年交易量往往在上百万石。德州市场通过运河转运返销的商品还有棉花、杂货、草编品、烟草、药材等等,从而使德州经济伴随着漕运繁荣了200多年。

  漕运带来了人流、物流、财贸流,德州旅馆等消费行业迅速发展。这些店铺均集中在顺成街、米市街、西关街、小锅市、北厂,以及河西刘智庙。“几乎家家户户打锅饼、烙麻酱火烧,或烧羊肉,到处摆摊售卖”。德州最著名的杂货店为德合号和德大号,均经营纸类、江大米、红白糖等与运河有关的商品,并随运河的畅通而持续了200多年。德州的农产品,如棉花、小麦、芝麻、玉米、红粱等,畅销外地,“颇属繁盛”。

  据德州方志记载:永乐九年(1411年),统治者“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对德州城进行集中规划:南关为民市,为大市。小西关为军市,为小市。马角市南为马市,北为羊市,东为米市,和柴市,西为锅市和绸缎市,中心角以北为旧线市,南门外以西为新线市。小西关军市的货物都由南关运过去的,所以市名前边用“小”字进行区别,后来因为每岁冬天要从北厂运粮,所以小西关故又有了北市之名。

  在德州,有大批为漕运服务的人员。德州城设有专管漕运、仓储和验收的官吏和兵士,更还有专门收售粮食的“麦子店”和“江米店”等。每当夏初漕粮抵坝之时,漕粮搬运工达几千人。乾隆时期,德州城内共有粮食市场十几处,经营粮食的店铺多达百余家,每年粮食交易量在五、六百万石,是全国数得着的粮食市场。

  清代中叶,海运逐渐兴起,加以黄、淮、运交会处——清口逐渐淤塞,河运逐渐衰落。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运河被埋,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漕运全线停止。

  

  

  运河过德州,蜿蜒曲折,九望州城,得名九龙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除进行堤防岁修外,在1958年和1972年进行了两次治理工程。20世纪50年代,天津经德州至济宁一线,可凭借帆船进行小量运输。60年代,德州段运河年货运量125.5万吨,年客运量2万人次。但由于沿河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后,航运水源逐渐枯竭,至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干涸而停航。

  如今行走外地,提起德州人们第一反应不是大运河,而是德州扒鸡。

  京杭大运河始建初衷是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像京杭运河这种国家工程,首功就是保证粮产转运(杭州)的粮食,能及时运到政治中心(北京):政治稳定的意义,远大于什么繁荣沿岸经济。要说沿岸繁荣了,那也真是严格的「沿岸」:比如临清、济宁、淮安、扬州。

  

  

    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人口稠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潜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相继修建,与运河息息相通;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城镇密集,是中国经济精华荟萃之地。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发达。在兖州、济宁、滕州、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杭州等工业城市。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州、泗阳、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

  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后以其特有的沟通功能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在一起,将不同江河流域的生产区域联系在一起。封建王朝当权者以它为基础建立了将各地物资输往都城的历时千年的漕运体系,维持着王朝的生命。

  

  

    漕运之中围绕运河的水运,相关的漕粮调配、收缴、发送、押运、下卸、进仓储备等方面,在实际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因地制宜更新发展,使得漕运体系发展起来,几经变化。每一变化都是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发展而来。如唐朝宰相裴耀卿改“直达运输法”为“分段运输法”,即水通则漕运,水浅则储仓,设粮仓于运河沿岸。这样,漕船既不停滞,漕粮也无损耗,极大提高漕运量。唐后期在“分段运输法”的基础上创“转搬法”分段接运,改民运为官运,改散运为标准麻袋盛装,船只编组等等,集装化系统化运输。建立漕运奖励制度,以盐利为漕佣,解决漕运经费问题。这些创新切实促进漕运的发展。宋、元、明、清在漕运方面根据运河的实际状况也不断革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运河的作用。

  

  

    统治者对运河的使用到明清时期也发生着务实的变化。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市场行为日益增多,南北物资交流的需求大增,漕运一方面带动刺激了运河沿岸商业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漕运本身越来越商业化。先是漕运中私带货物,由少到多。朝廷见禁不住,转而主动明确允许漕船北上时可以附带一定的货物,漕船南返时允许载客运输。这种漕运政策的变化是政府务实的做法。一方面,漕船走私已是既存事实,没法遏止,另一方面可以补贴漕工的生计,同时,官绅大贾们也有这种需求。漕船所带货物数额日益增长,漕船贸易日趋活跃,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镇。如通州、直沽(即天津)、沧州、德州、临清、徐州、淮安等。南方的丝绸、茶叶、糖、竹、木、漆、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煤炭、杂品等也不断由运河南下。大运河虽为漕运所开,但当时代对之有商运需求时,统治者也与时俱进使之成为商运之河、民运之河。

  

  

  水系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滕州市、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至2012年,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分段

  “京杭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通惠河

  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纪以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当前该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北运河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南运河

  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水库拦蓄,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0米,建有四女寺、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库蓄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扩大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鲁运河

  鲁运河分为鲁北运河和鲁南运河。

  鲁北运河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

  鲁南运河,北起黄河,南至韩庄,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中运河

  二级坝至大王庙段原来是走韩庄、台儿庄一线。1958年在江苏省境内新辟南四湖湖西航道及不牢河河段,使河道经徐州市北郊通过,至大王庙与中运河汇合。大王庙至淮阴段仍循原来河道南下,长163公里。徐州以下河段,经 分段拓宽,航道一般底宽45~60米,水深3米以上,已可通航500~700吨级以上拖带船队。是为徐州煤炭南运主要线路。

  

  京杭运河

    全长169公里,其入江口原在瓜洲,1958年改至六圩入江。屡经整治,航道底宽一般达70米,水深3米以上,可通航1000吨级拖带船队。年运货量1500万吨左右。

  徐州蔺家坝—淮阴—扬州邗沟被称作苏北运河,全长404千米,纵跨徐州、邳州、宿迁、淮阴、扬州等11个县市,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水系,是京杭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基本建成二级航道,成为京杭运河上等级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当前有苏、鲁、沪、浙、湘、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货运量可达3亿多吨。徐州段最大通过量已达5500万吨船舶吨位,其中货物通过量达3500万吨。

  扬州六圩口—镇江谏壁—常州—南浔,全长224千米,贯穿江苏的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沟通了长江、太湖水系,与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的省际河流相连。当前有苏、鲁、皖、沪、湘、鄂、川等13个省市的船舶在该段运河上航行。截至2010年,航道全部达到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年货运量已超过1亿吨,超过江苏境内长江航道的运量,相当于沪宁铁路单线货运量的3倍。航行船舶的密度超过了德国的莱茵河,是京杭运河上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刚建成的谏壁船闸日均船舶通过量已达10万吨以上。

  江南运河

  自长江南岸六圩—镇江谏壁口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平望至杭州。其中,平望至杭州有3条航线,即东、中、西线,如以东线计算,全长323.8公里,大部分底宽20米,水深2米,一般可通航40~100吨级船舶,年货运量达1600余万吨。

  

  

  郗山运河

    浙江段(南浔—杭州),全长120多千米,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一般以东线代表运河的位置,河道狭窄、弯曲,终年可通机动船舶。当前可通行300吨级的船舶。将京杭大运河拓伸至浙江省东部的宁波港,将为中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乃至内河航运的繁荣带来契机。规划中的杭甬运河长240余千米。位于杭州湾南岸,纵贯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线按四至五级航道标准设计,年通过能力将达4000万吨。使其成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南水北调的大动脉,还极大改善和推动了沿河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对确保农业的稳产高产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综合利用效益明显。

  

  

    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位于杭州拱宸桥,并在桥边立碑,该桥是一座三孔的拱桥,初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存桥为清康熙时重建,全长138米,宽6.6米。石砌桥墩逐层收分,桥面两侧作石质霸王靠,气势雄伟,下面各有两个防撞墩,防止运输船只撞到桥墩。该桥位于杭州市运河文化广场,它坐落在杭州市拱墅区桥弄街,横跨于古运河之上,是杭州古运河终点的标志。

  

联系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三八中路756号

Copyright 2012 鲁ICP备09013937号版权所有【bt365博彩】,违者必究

bt365博彩主办,bt365博彩通讯站管理并维护

联系电话:0534-2673196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