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党务公开 信息公开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人事信息 规划计划 重点专题 安全生产 水文化 办事服务
分类导航
您当前位置: bt365博彩  >  水文化 > 正文
 
德州日报:运河、岔河和减河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6-12-01 来源:bt365博彩

  这3条河流,大致把德州主城区分为运河经济开发区、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陵城区四大板块——

  

  岔河、减河过德州主城区示意图,上世纪90年代绘制

    运河、岔河和减河,把德州主城区分成运河经济开发区、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陵城区4个大的板块,虽然不是很精确,但老德州人认为这样说更明白。在去年编制的《德州市主城区文化产业规划》中,更是对这四大板块做了描绘。当我们很骄傲地向外地朋友介绍起运河景区、锦绣川景区和减河景区的时候,应该了解一些它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70年代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

四女寺水利枢纽三分卫运河,成就主城区河道格局

  四女寺水利枢纽因地处武城县四女寺镇而得名,卫运河浩浩汤汤而来,在四女寺水利枢纽以下分为两支:一支从四女寺向北,经运河经济开发区、德城区、沧州至天津入海,称南运河;另一支由四女寺向东北,经武城、平原、德城区、陵城区、宁津、乐陵、庆云至无棣入渤海,称漳卫新河。这一支在德州主城区境内有一个分支,就是岔河。

  四女寺地处河港交叉区,解放前,河道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没有像样的水利工程设施。雨季一到,上游来的洪水肆意奔流,泛滥成灾,遇到旱年,河道干涸,庄稼旱死。“雨天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只见种下地,不见粮归仓,一年白辛苦,落个去逃荒”,曾是这一带的真实写照。

  为有计划地控制上游洪水宣泄, 1957年8月25日,国家建委、计委、经委和水利部在北京召开河北、山东两省会议,确定兴建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 10月10日,水利部审查了节制闸与船闸的初步设计,同意交通部关于船闸闸室长度为210米的意见。不久,国家建委批准了工程初步设计,四女寺水利枢纽由进洪闸、节制闸、船闸、兄弟灌渠、电站等部分组成,水利部北京勘察设计院设计,平原县和故城县负责土方工程施工,辽宁省大伙房水库工程局制造安装闸门启闭机械,山东省水利厅第五安装队负责电气施工。

  1957年11月9日,苏联专家萨格纳扬到工地上,对施工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在混凝土中埋石块,以节约水泥用量。二是采用轻型保温模板,减小模板尺寸。三是采用对头焊接钢筋,钢筋网用点焊的方法,以节省钢材。这些建议在当时物资紧缺的大环境下很快得到了认可。 1958年2月,水利部函告四女寺减河办事处和枢纽工程处,要求研究贯彻苏联专家的意见。经过1年多的紧张施工,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三材总用量分别达到水泥11240吨,圆钢及钢材1400吨,木材8630吨。 1958年9月16日,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验收会议召开,验收组经过现场审查,提出了很客观的报告,认为:工程主体建筑质量良好,通过汛期调度试用,发挥了作用。但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安装工程进度慢,特别是闸门安装一拖再拖,工程收尾较草率。

  1963年8月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上游决口,四女寺枢纽分泄洪水33.1亿立方米,保证了下游河道堤防和津浦铁路的安全,但也暴露了泄洪能力不足的问题。

  1971年1月,水利部确定扩建四女寺水利枢纽,新建北进洪闸、兄弟灌区放水洞,改扩建南进洪闸、节制闸、船闸。 1972年10月开工,由水电部海河勘测设计院设计,水电部十三局承担了主建任务,沿河两岸群众踊跃报名上工地,施工高峰期,工地建设人员达到7000多人。 1973年7月竣工。扩建后的四女寺水利枢纽总泄洪能力为每秒3800立方米,它由南进洪闸(减河进洪闸)、北进洪闸(岔河进洪闸)、南运河节制闸和船闸几部分组成,群闸以堤相隔,又以堤相连,气势恢宏。

  似乎是有意考验新扩建的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 1973年7月28日,武城恩县洼区域突降暴雨, 12小时累计降水量达到265毫米,洼内10万亩庄稼淹没在洪水中,由于排涝河道窄,行洪慢,洪水逐渐汇集,使得四女寺枢纽闸下水位竟然高出闸上水位近1.5米。在综合汛情信息基础上,防汛指挥部果断决策:提起南进洪闸,使大洼内洪水回流到卫运河,在兼顾引卫济津、保证南运河向天津供水不少于每秒150立方米的前提下,再提开北进洪闸通过漳卫新河泄洪入海。

  8月1日上午,南进洪闸缓缓开启,洼内洪水夺门而出,与上游来水碰撞在一起,河中浪头翻滚,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漩涡,腾起的浪头猛烈地拍打着堤岸,然后通过北进洪闸,汇入漳卫新河,奔向大海。当时近千名工人站在泄洪闸上观看了这一奇观。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天津市严重缺水,国务院决定通过卫河、卫运河引黄济津,四女寺枢纽多次在引黄济津、引岳济津、引黄济冀中作为输水线路的枢纽,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女寺枢纽自1958年建成通航至1973年断流停运,过闸船只共计10.7万艘,运送物资达902万吨,是当时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水路枢纽。 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女寺枢纽以“古遗址”身份入选,被列为大运河山东段17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德州段大运河成就“九达天衢”之名

  大运河始发于春秋,形成于隋唐,畅通于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说黄河是中华民族诞生之源和成长的摇篮,那么大运河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条主动脉。

  大运河最早的两段是邗沟和鸿沟,邗沟由吴王夫差开凿,沟通了长江与淮河,用以讨伐齐、晋;鸿沟由魏惠王开凿,引黄河水灌溉终入颖水。南北大运河的总体开凿则是隋炀帝,逐步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1700余公里的“之”字形水道,沟通了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显示出其重大的经济、文化价值,成为唐以后内陆运输的黄金干流。目前,德州经济开发区董子文化街里面的这条小河,一度被认定为隋运河的一部分,在新城市花园的东门外公园里的石头上还刻着“隋运河故道”几个字,由于历史久远,尚无权威史志佐证。

  德州段运河是大运河的重要文化节点,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流经夏津、武城、运河经济开发区和德城区,全长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自夏津白庄入境至武城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运河45公里,从四女寺北流至德城区第三店出境。

  大运河与古德州经济、文化的发展相互衔接,息息相关,特别是1279年以来,这一年,元灭南宋,定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区域格局变化,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漕粮北运,官员进京都要经过德州,史称“京畿达九省御路”,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由此而来。

  当时,在运河边上最有名的代表建筑就是九达天衢牌坊。关于牌坊的具体建设时间,史志上没有详细记载,九达天衢坊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光绪末年的《德州乡土志上》。在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的作品《乾隆皇帝过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大体分辨出:九达天衢坊是两个牌坊的统称,分别位于运河两岸的古驿道中央,牌坊东西面向,中间为运河浮桥。此坊4柱3门,为木石结构。牌坊上部为木斗拱,挑檐,西岸为黄琉璃瓦盖顶,东岸为绿琉璃瓦盖顶;南北向4条汉白玉基石,高约1.5米,4根木质圆柱插入基石,两侧各有两根斜柱支撑。牌坊中间门楣上横书“九达天衢”四字,相传为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师严嵩所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虽然对九达天衢坊进行过一次重修,但已无当年盛况,德州解放前被拆除。

  

  1965年的装卸码头,背景处的调度塔今还在

    当年德州运河上,“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年递运粮食一度达600万石,德州仓为运河沿岸的四大名仓之一。永乐年间,德州已是“四方百货,倍于往时”,运河两岸商贾云集,舟车如鳞,产品堆积如山,进入全国33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列。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促使明廷重新定位了德州,于永乐九年(1411年)“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对德州城进行集中规划,德州从军事重镇演化为商业名城。文化方面则呈现“人文飚起,名卿蝉联”的盛世局面,涌现出李源、卢见曾、田雯等一大批文豪硕儒,一度成为世人向往的“燕齐之都”。

  清代中叶,海运逐渐兴起,加以黄、淮、运交会处——清口逐渐淤塞,河运逐渐衰落。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运河被埋,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漕运全线停止。

  进入民国后,由于海运发展和铁路的修筑,加上政局的混乱与动荡,德州段运河更趋残破。

  1947年初,广华运输公司在德州设立航运办事处,在此基础上,山东省交通厅卫运河航运局于1961年1月27日在德州成立,管辖范围为:南起河南省翟村铺,北至二屯镇的第三店。为保障畅通,德州段运河在1958年和1972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治理,河面宽度达到100米。 1959年,德州船运公司船舶达到553只。 1963年淘汰木帆船,实现了机轮拖带化,当时机动船舶有33只,2590马力,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运河上的船只以货运为主,只有几次因雨水冲毁公路而奉命进行了代客运输。资料统计,1952年到1965年,德州运河航运局河道运输量为714万吨,最多的是1958年,货运量达85万吨。

  上世纪70年代末,运河因河道常年干涸而停航,1982年12月31日,卫运河航运局建制撤销,并入山东省公路运输联合公司德州地区分公司。

  

  1971年10月,漳卫新河扩大治理工程开工

漳卫新河的4次大规模治理

  漳卫新河,原名四女寺减河。 1968年,在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定名为漳卫新河。它是漳卫运河下游主要行洪河道。岔河是分支,1972年扩大治理的时候开挖的,只有44公里长。

  建国后,漳卫新河曾经进行过4次大规模的治理。第一次,1955年5月6日至7月10日。疏浚四女寺至黄河涯铁路桥段,长度11.2公里,完成土方152万立方米,在平原、德县(今陵城区)、乐陵修建大车桥6座。第二次,1955年11月至1956年11月。根据水利部下达的“四女寺减河计划任务书”,对四女寺至黄河涯铁路桥段进一步治理,同时向下游延伸,疏浚复堤31公里,土方979万立方米,出工高潮时候达到3.7万人。第三次,1957年8月至1958年9月。由河北、山东两省分别施工进行,完成土方4121万立方米,其中德州地区225万立方米,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就是这次建设的。第四次的规模最大,是从1971年开始的。

  1971年7月,国务院召开冀、鲁、豫三省和京、津二市会议,研究海河治理工程问题,李先念、李德生、余秋里等领导参加并讲话,要求海河骨干工程在毛主席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10周年(1973年11月17日)前基本完成。 8月2日,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主持召开鲁北三地区主要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会议精神,研究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等问题。8月21日,省委常委穆林在德州市听取了鲁北根治海河指挥部关于漳卫新河冬季施工准备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四女寺枢纽和漳卫新河新辟岔河段定线的河线。 9月22日,水电部水利组组长朱国华在德州市主持成立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驻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治理工作拉开序幕。

  德州的任务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从四女寺至吴桥县大王铺开挖岔河。二是对漳卫新河原河道进行疏浚筑堤。按照分工,无棣埕口至海口段由十三局施工。埕口以上由山东、河北按照属地分段施工。

  岔河的开挖,属无奈之举。原漳卫新河自四女寺枢纽至大王铺一段,河道地形受限,继续开挖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已建成的泄洪闸,是按承泄洪水每秒1500立方米建设的,根本没有拓展的空间。

  1971年1月,水电部十三局勘测设计大队编制了《漳卫河中下游扩大工程初步设计》(草案),3月,交通部及冀鲁豫等有关部门在德州审查并一致同意了该方案,确定在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进洪闸与节制闸之间,增建北进洪闸,其下新挖岔河,全长44.4公里,泄洪能力为每秒2000立方米,排涝为每秒780立方米。岔河河线循老减河左侧金钩盘河开挖,于吴桥大王铺汇入原减河。其中,德州境内由四女寺至德城区田龙庄段,全长22.1公里。

  1971年10月,漳卫新河扩大治理工程开工,经过五年会战,漳卫新河排洪能力达到每秒3500立方米,比1963年提高两倍多,比建国前提高13倍。基本解除了对鲁北、天津及津浦铁路的威胁,改善了河道两岸3144平方公里地区的排涝条件。1976年6月18日至21日,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竣工验收会议在德州召开,国家计委、建委、水电部、水电十三局及有关地县等单位参加了会议。

  摘自《德州日报.德周刊》特约撰稿人:王德胜


  

联系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三八中路756号

Copyright 2012 鲁ICP备09013937号版权所有【bt365博彩】,违者必究

bt365博彩主办,bt365博彩通讯站管理并维护

联系电话:0534-2673196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0181号